第一节 园区概况

湖南白沙绿岛产业园项目坐落于中南重镇、全国重要交通枢纽——衡阳市珠晖区东阳渡镇和白沙工业园南江片区,占地面积51.7平方公里,其中陆地面积47平方公里。园区统筹高端制造、高端装备、科技开发、节能环保新材料、新技术、新能源、新医疗为核心的产业链体系,建设服务外包基地、新材料产业基地、新能源及绿色环保产业基地、现代物流基地及交易平台、工业旅游基地及核医疗和康养产业基地等产业配套体系。战略目标是打造具有全国示范意义的产业园区、“产业高度集聚,城市功能完善,生态环境优美”的产业新城和支撑城市发展的重要增长极。

该项目是深化央地合作的典范之作,是探索“产城融合、产融结合、产链联合”的新路径,开创了央地混改产业新城的新样板。对衡阳实现再次崛起具有重要意义,未来将成为支撑城市发展的重要增长极。


第二节 发展基础

1.现状用地及建筑总体特征

现状用地开发主要集中于东北侧镇区,农村居民点零散,规模大小不一。白沙绿岛南江片区权属占地约16.7平方公里,其余为珠晖区辖区,占地面积约30平方公里。其中,国有土地总面积约为8.9平方公里,集体土地面积约为37.76平方公里。非建设用地以水域及农林地为主,分别占到总用地面积的10.2%和60.1%。现状建成区大部分为工业厂房和住宅建筑,建筑质量一般,农村居民点散落分布。建筑高度普遍偏矮,多为低层建筑。

2、现状产业发展情况

白沙绿岛片区内目前一产发展仍然以基础农业种植为主,基地内拥有约14平方公里的大面积基本衣田(包括水田、地等);片区内分布有工矿企事业单位11个,主要集中分布在二七二厂北部。

3、交通资源

京广铁路线由南北向经基地东侧边界而过,于东阳渡镇区设有一处小型客运站点。泉南高速由东向西,自基地北侧的湘江对岸过境,于临近基地的东北、西北两侧各设一处高速互通口。107 国道于京广线东侧平行而过。基地内道路系统主要集中于东北侧东阳渡镇区,其他区域多为公路、乡道连接各农村居民点,仅有蒸湘南路和107国道与周边区域连接。东阳渡镇区内现布局有两处物流港口,位于东阳渡镇区北侧沿江。

4、文化资源

基地内现存有较多衡州窑遗址,为唐宋时期民窑,以烧造青瓷为主,是第七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,集中位于白沙绿岛西侧和南侧沿江处。始建于民国时期的胡陶庵荫庐旧址,曾为中华民国伪县令胡陶庵私人别墅。属民国晚期建筑,是研究衡阳民国晚期建筑的重要实物,具有一定的历史价值。现为衡阳市市级文保单位。位于东阳渡街道大院内。基地内设有多处宗氏祠堂,奉行同乡家族不忘本的文化习俗,其中以刘家祠堂和谢家祠堂两处宗氏祠堂颇具特色。拥有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第一批核工业基地272厂,记载着新中国核工业无私奉献的工业拼搏精神。


第三节 战略意义

1、新时代、走新路——顺应转型需求探索城市发展新路径

在积极响应习总书记提出的重视实体经济与科技创新,关注生态文明的政策背景下,作为中国制造2025试点示范城市和湘南湘西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,在新时代,衡阳需探索新的路径,寻找新的经济增长点。白沙绿岛产业园凭借优越的区位条件,是衡阳顺应新时期转型发展需求,实现二次崛起的核心区域,将引领衡阳再次崛起。

2、南向拓展与融堿的战略方向、做大做强衡阳的重要抓手

在城市总体规划指引下,衡阳城市结构体现出两个发展特征:一是图层式发展——由中等城市向大城市转变,随着高铁片区、滨江新区、来雁新城、衡山科学城等的开发,逐渐呈现多中心拓展的结构演变态势。二是跳跃式南向跨江拓展——意味着城市从圈层发展到南向跨江融城发展。因此,基地将是未来城区南向拓展的重要节点和融城核心区域。

3、助推产业转型,城市崛起引擎,大城南融城核心节点

白沙绿岛产业园位于衡阳主城与衡南县城之间的过渡区域,三面临湘江,南向发展轴蒸湘南路贯穿基地,基地北边有衡山科学城、白沙工业园,南边为衡南县城、衡南工业区、南岳机场,基地是整合周边片区联动发展的核心节点,是山、江、湖、岛交汇、陆、港、空、铁联动发展的重要节点,可与周边功能区域联动发展,打造大城南融城功能版块,助推产业转型,是城市崛起引擎。

© 2020 湖南白沙绿岛投资开发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. Designed by Wanhu.