产业发展基础:
衡阳是全国26个老工业基地之一,新中国成立以来,一直是湖南乃至全国的军工大市,产业历史悠久、基础雄厚。衡阳是国家重点布局的核工业基地,被誉为“核工业的摇篮”。
一、核工业体系完整
衡阳作为老核工业基地,专业化程度高,基础雄厚;有从事勘探的306队、从事采矿的712矿、从事提炼的272厂、从事设备制造维修和配套件制作的710厂、从事核建设的25公司、从事科研与教学的南华大学、涉核专科医院南华医院(原核工业415医院) , 基本囊括勘探、采矿、提炼、生产、制造建设、科研教学、核卫生等全部门类,建立了从科研人才、设计建设、设备配套、生产加工到后勤服务的完整体系。
二、核能产业发展迅速
以中核二七二铀业公司为龙头,核能产业为主体的产业链正在形成。现有湖南核工业宏华机械、核工业衡阳三力等多家核能新材产业企业,特变电工、金杯电工、华菱钢管、镭目科技等拥有核电输变电设备、核电电缆、核电用无缝钢管生产技术能力的核电装备配套制造企业发展迅速。
三、集群集聚态势喜人
目前全市产业园区都具备了较好的军民融合产业配套条件,搭建了较为完善的专业化创新支撑平台,集聚了一批高精尖军民融合产业骨干企业,光电电子、智能制造、生物医药产业聚集发展,以衡阳北方光电、衡山汽车、星鑫航天材料、云雁航空科技、南岳生物制药、金力尔美电瓶等知名品牌企业强势发展。
四、配套产业布局合理
从衡阳市产业发展状况来看,军工配套产品已经具备一定规模,以新材料产业产品为主,目前已经形成以最具发展潜力的碳材料产品、纳米材料和单晶材料为主,航天航空系统类、精确导航定位以及飞控光电为辅的总体格局。
湖南白沙绿岛产业园形成“两主两辅三大产业集群”主导产业体系:
以核技术应用为主要战略出发点,优先升级先进装备、新能源新材料等相关产业。
以产业升级为主要战略目标,战略引入现代物流、生态旅游战略等新兴产业。
重点突破高端环保装备、高端医疗器械、磁性材料、高分子膜材料等产业关键升级环节。
